新闻资讯

杏彩体育,茶叶承载乡愁和梦想 泰顺老区的乡村振兴实践

  这里,高山云雾弥漫、低山空气湿润,为茶树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;这里,郁郁葱葱,漫山遍野的茶树,释放着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;这里是浙江省泰顺县,被誉为“中国名茶之乡”,浙江茶叶的主产区,蜿蜒在浙江南边陲。

  小山村,蕴含发展大能量。上世纪30年代,刘英、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进入泰顺县,建立了闽浙边临时省委。“吃苦耐劳、不屈不饶、奋勇向前”的红军精神,在绵延山区代代相传,让种茶这个传统产业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焕发新的生机。

  一大早,太阳刚刚照亮了泰顺县万排社区的万亩茶园,50岁的范永忠在茶园里忙着除草、松土,在另一个山坡上,48岁的罗坤兰在为茶树黏虫,他俩来自四川乡村,看到泰顺茶园招工,就过来了,现在夫妻俩每月能有6000元收入。

  万排社区地处深山,到县城开车需1个半小时。“泥砖屋,贫困户,荒着山园等救助,躺在竹床想媳妇。”这句村里的顺口溜,道出了万排社区21年前的窘迫。“基础设施落后、马路不通,茶叶缺少规模化种植和技术,竞争力不强。”外出打工成了村民的唯一选择。

  这个“老、边、穷”山村, 21年来在省纪委的挂钩帮扶下,村民拿到茶园补贴、引进新茶树品种…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、村容村貌明显改观,尤其形成了“茶”为主导的产业支撑,去年摘掉了薄弱村的“帽子”,偏僻山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看着家乡种茶越来越受到政府支持,回老家继承父辈种茶的愿景,在万排社区茂竹园村村民谢细和心中涌动。2003年底,谢细和返乡带头搞起了1200亩茶园,带动周边农户的4000亩茶园办起了茶加工厂。15年精心耕种,如今他的茶园已经成为泰顺知名绿茶“三杯香”的生产基地,茶园年产量350吨,亩产效益超万元。

  “在外打工也没技术,现在我们村里没人出去打工,都在家乡种茶。”万排社区上排村村民谢景漂说,他在家乡种了30亩茶园,办起茶叶初制厂,去年有20多万元收入。“有位老客户每年都来,已经在我家定了10多年茶叶了。”客户一个电话,谢景漂就会把茶叶送上门。“质量可靠”,谢景漂每次听到客户对他的赞赏,脸上难掩笑容。

  像谢景漂这样致富的茶农在泰顺山村还有许多。据泰顺县茶叶特产局副局长林伟群介绍,目前泰顺县茶园面积8万亩,年产量3400吨,茶青产值3.5亿元,综合带动农户1万户,茶产业链从业人员5万人,人均增收7000元左右,茶叶给了山区百姓奔小康的路子。

  泰顺的茶叶,自古以来就是乡村百姓的谋生手段。从明崇祯6年修纂的《泰顺县志》记载“茶,近山多有,惟六都四溪、三都南窍独佳”,泰顺茶在明朝就已兴盛。到清乾、嘉年间出现黄茶、白茶,初期红茶技术传入。泰顺茶叶金名片“三杯香”,因反复冲泡有余香而得名,广受市场喜爱,远销世界各地。茶农们的祖辈哪里想到,种茶、炒青如今已从他们当年谋生的手段变成了子孙后代致富的工具。

  茶,从字体架构上看是人在草木间行走。茶叶源于大山,是大自然回馈给我们的“恩赐”。当人遇上了茶,这片小小的叶子像是被赋予了魔力,衍生出一串产业链,凝聚泰顺数万茶人的不懈梦想、孜孜追求。

  “女孩,要一技伴身。”泰顺“三杯香”非遗传承人吴晓红在30年前,遵循父母教导开始学习制茶,是泰顺县第一批自主培养的茶叶本土人才。如今,她的“三杯香”的炒制,被列为温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。

  “没有好技术、人才,好茶依然被锁在山上。”吴晓红深知这个道理,早在10年前就聘请了浙江大学茶学系毕业生李国保,帮她把关公司产品质量和加工技术。杏彩体育官网茶叶“三杯香”,不同于一般绿茶,它是种半烘炒茶叶,无法完全用机器炒制代替,需要人工根据每批茶青的特点,控制烘青温度。“每天温度、湿度不同,如果千篇一律是做不好茶的。”吴晓红告诉记者。认真做茶出好茶,产品广受市场认可。目前,吴晓红每年出品300吨茶,三分之一的茶青向山区农户收购,为200多户农户,每年增收1万元左右。

  泰顺县东溪乡,因悠久的茶文化而吸引着众多人,吴晓白就是其中一位。1993年,东溪乡桥头村村民吴晓白将泰顺茶叶带去北京销售杏彩体育,一待就是20多年。目前已经将泰顺茶叶远销俄罗斯、乌克兰等几十个国家,生意因为他的坚持而格外红火。近日,记者来到东溪乡泰顺茶馆,正好遇上回乡的吴晓白拿着图纸,在细看正在建造中的茶园综合体。“投资1.13亿元,规划建300亩农业产业园,打造生态茶园、茶博园、体验式茶加工等生产旅游综合体,把种茶和旅游结合起来!”他向记者介绍。

  “以茶相伴,满满的幸福感!”这是泰顺每位茶农坚守创新的精神支撑。近年来,泰顺新建和改造茶厂56家,建成省、市级茶叶研发中心8个,引进各种茶叶加工设备2500多台,引进清洁化名优茶生产流水线个茶厂通过QS认证,获授权专利60多项。

  因为茶,远远的乡愁,唤醒村民回家的憧憬;因为茶,内心的梦想,带引着茶人排除万难、砥砺前行。

  “溪水青青溪水长,溪水两岸好呀好风光……”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《采茶舞曲》在泰顺县东溪乡诞生到现在,走过了60周年。广为传唱经久不衰,向全世界发行了100余种唱片、磁带和CD等,1983年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“亚太地区风格的优秀教材”。

  “《采茶舞曲》不会唱,不算泰顺人。”91岁的蔡子英老人,是时任浙江越剧二团艺术室主任周大风先生1958年在泰顺县东溪乡创作歌曲后的第一批演唱者,至今仍住在周大风先生连夜写曲的土楼边。

  土楼,如今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迎来无数游客参观。而蔡子英老人也成为了历史解说者,他和77岁的老伴刘珠秀热情好客,每每看到游客,就邀请他们来家里歇歇脚,讲上一段当年周大风“独自上山采风,融入茶农生活,被泰顺繁忙劳动景象感染,晚上在土楼一气呵成《采茶舞曲》”的创作故事。一杯刘珠秀上山采摘的茶,加几颗山胡椒,成了招待游客的特别礼物。

  近年来,《采茶舞曲》诞生地东溪乡,结合温州西部休闲产业带建设,规划新建采茶舞曲文化园、茶博园、茶体验馆、茶博物馆等,打造“茶禅小镇、音乐东溪”品牌,落实泰顺县“旅游主业化,全域景区化”的乡村振兴策略。

  “泰顺黄汤(黄茶)——白毫显露,条索均匀,汤色橙黄,香气清高。”这是1200年前《茶经》对泰顺黄汤的记录。据《泰顺县志》记载,清嘉庆十五年,东溪生产的“黄汤茶”被朝廷定为“贡茶”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泰顺黄汤在历史中慢慢消迹。这让东溪乡茶人吴晓白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近年来,他聘请浙江大学茶学系汤一教授研发黄汤制茶工艺,重新把泰顺黄汤赋予经济效益。东溪乡,自古有一种本地特有的茶树“东溪早”,是山上的野生茶树品种,比现在市场上畅销的茶树品种“乌牛早”迟3-5天,但汤味更浓,被当地村民称为上天的“恩赐”。早些年,泰顺县茶叶特产局进行扦插,因技术原因没能成功推广。近年来,吴晓白聘请浙江大学茶学专家摘取山上的野生“东溪早”母株枝条进行扦插,目前已经培育了2万株茶苗。如果种植稳定性测试成功,将在全县推广种植。

  “第一泡茶叶吸收水分,口感清爽;第二泡慢慢释放高山茶浓醇味道”,泰顺茶叶“三杯香”价格亲民,反复冲泡有余香而成为大家喜爱的茶产品。上世纪70年代,“三杯香”成为泰顺的公共文化品牌,在2017年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中,品牌价值达11.7亿元。

  茶除了品赏、经济价值,还有更深一层的文化价值。因为文化,采茶劳作能化成舞曲,传唱半个多世纪;因为文化,遗失的黄汤被后人拾起,杏彩体育官网重新赋予经济效益;因为文化,匠人不懈挖掘本土好茶,融入乡情推向市场。(记者 吴越)

  世界茶叶产量年均增长4.4% 西媒:得益于中国的推动,粮农组织专家让·吕克·马斯塔基强调,茶叶需求增加也是因为在中国等具有悠久饮茶传统的国家,人们倾向于选择更加健康的饮料这一新消费习惯。根据该项调查报告,过去10年全世界茶叶出口量平均每年增长1.4%,2016年出口量达到170万吨,主要是因为肯尼亚茶叶出口量大幅增加,超过了43万吨,比2015年提高16%多。

  在距离错那县城52公里的勒门巴民族乡,有着不同于县城的美丽景色。这里四周环山、海拔低、层峦叠翠、氧气充足,成了错那县的一张旅游新名片。

Copyright © 2012-2018 杏彩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APP下载 版权所有   粤ICP备05102490号-2